2019年8月24日 星期六

[閱讀]-見識:教你掌握商業與人生的本質




作者介紹
吳軍,得到APP專欄「矽谷來信」的主講人、矽谷風險投資人、前google資深研究員、騰訊前副總裁,從他的專欄可以了解未來趨勢,對於高科技產業具有獨到的見解,從他的觀點讓你了解不同的人生觀。

人生就像一條河一樣,河的水量由長度、寬度和深度三個因素決定,就跟人的影響力一樣,要做到更寬,更長、更深,你會需要志同道合的朋友、更淵博的知識、對世界有更深的體悟,要成就這些,就需要「見識」,見識是智慧時代的要素。

何謂「見識」?
簡單的說:就是一個人看世界的方式,一個人看問題的角度,當大家都只能看見第一層面的問題的時候,你卻能提出第二個層面的見解,這就是你跟別人不同的地方,我們沒有辦法像某些人擁有很多的資源、擁有很多的人脈,但是我們可以擁有相同的思考角度,這是可以學習的,這也就是作者認為見識的重要性。作者在本書中讓我有比較深刻的體悟是下列幾點

拒絕做偽工作者
「每天事情都好多,都做不完」,這是現代人常出現的問題,工作的事情真的要做的話,永遠也做不完,因此要做的是,選擇做優先要做的事情,並且做完,不要做檢芝麻的事情,而忽略其他更重要的事情,把效益發揮到最大。這件事大家都懂,但真的要做到不容易,必須不停的提醒自己。

從常識、技術到藝術
任何事從分0做到50分靠的就是常識,從50分到90分靠技術、從90分做到100分靠藝術。像是蘋果,本來做手機只是技術的事情,蘋果公司把它做成藝術,這就是他能成功的原因。

工程師的要往外看,第一線人員要往內走
工程師要面對市場,了解市場的需求,而不是困在象牙塔,覺得自己做出來的東西好棒,第一線人員則要往內走,多了解技術上的限制與技術上能做到的事情,才能讓自家的產品,更能達到客戶的需求。

從了解到帶領
主管要了解細節才能帶領團隊提高效率,如果是第五級的工作者,就有需要了解第三級的工作內容,如果你是第四級工作者,就有需要了解第二級的工作內容。

本書評價:五個星
在讀本書的時候,有好幾次都讓我覺得有新的三觀(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所以我給了最高顆星,五顆星

2019年8月11日 星期日

[閱讀]-完美的一年


約拿單,故事的男主角,因為繼承了父親留下來的出版社,同時有不錯的經理人幫他打理出版社,讓他可以衣食無憂,不過他的妻子跟他最好的好朋友外遇,讓他挫折不已。

漢那,故事的女主角,跟好友麗莎辭了工作後,一起創辦了一家幼稚園,並且創辦的很成功,同時,有一位很愛她的男友西蒙,再一次浪漫晚餐下,男友不是要跟她求婚,而是要告訴她,他的了絕症,剩下不到一年的生命,於是漢那和麗莎希望透過一本手帳讓他擁有一個快樂的一年,於是幫他擬定了一整年的手帳。

約拿單每天都會到湖邊跑步,在他要離開的時候,他發現了自己的腳踏車上掛了一本手帳,這本手帳寫滿了一年的行程,裡面還有五百歐元,湖泊旁邊還有一個人站在那,問了他之後也沒有答案,他不停的想要找到這本手帳的主人,卻遲遲沒有下落,於是他決定要開始照手帳上面方式去進行。

漢那和麗莎將寫好的手帳交給男友西蒙,幾天之後,他們再也找不到西蒙,他們試想著,西蒙會不會照著手帳的方式去過著未來這一年,於是透過手帳的流程尋找西蒙,最後發現西蒙已經自殺了,同時也發現,有人照者手帳在過這一年的生活

約拿單怎麼樣就是找不到手帳的主人,於是決定照著手帳的行程去完成,他覺得自己可以這樣找到手帳的主人,照著手帳的生活方式改變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於是他在前往尋找出版社赤字的財報時,遇到了流浪漢,他覺得照著手帳的方式,讓這位流浪漢進到他家跟他一起聊天,這個流浪漢也讓他的生活有了一些不同的改變,於是他覺得繼續照手帳的生活繼續走下去。

這一天,依照手帳的時間,漢那跟約拿單來到了一家餐廳,見面的那一刻,漢那狠狠的給了約拿單一巴掌,生氣著為什麼霸佔別人的東西,再經過約拿單解釋後,漢那才得以釋懷,故事的最後,他們有著幸福美滿的結局

讀後感
我是一個很少看小說的人,不過我把這本書讀完了,原因有兩個,讀書會的朋友跟我說:『讀小說就好像活了一次不一樣的人生』,這句話說服了我。另一個是作者的寫作功力,讓人不停的想看下去,透過兩個人不同的人生,最後交錯再一起。

人生本來就會出現許許多多的變數,你永遠不知道你會走到哪,人生最可悲的事,過去發生過的事,沒辦法重來一遍,可喜的事,也不需要重來,只要掌握好現在的每一刻,現在就是未來。

2019年8月10日 星期六

[閱讀]-海龜法則實踐心法-如何面對風險



關於作者:
在介紹作者前先介紹何謂海龜交易法,海龜交易法需考慮:1. 投資的市場; 2. 投資的規模; 3. 何時入場投資; 4. 何時停損認賠; 5. 何時停利離場; 6. 買賣的策略,而其中的策略必須掌握優勢管理風險堅定不移簡單明暸。 13位海龜交易員在四年內創造了平均80%的年化報酬率。
作者名叫克提斯-費斯(Curtis M. Faith),為13位海龜交易員其中之一,在20多歲成為海龜一員的同時,賺進超過3千萬美元,為海龜交易員中成績最好的一位。

這本書在講什麼:
本書最主要告訴讀者的是,對於風險的了解,在開始賺錢之前應該要考慮到哪些風險,所謂風險就是:
暴露在不確定的後果下,其中包含
1. 不確定性:未知或不可預期的是事情
    A. 資訊不確定:可透過市場調查而消除
    B. 紊亂不確定:類似系統性風險,無法預測的天災之類的 
2. 後果:市場、商業環境或社會背景
3. 暴露:曝險:某項結果背後所隱藏的財務或社會危險

而我們要如何的去面對風險,作者提出控管風險與不確定性的七項法則
1. 克服恐懼:讓恐懼昇華
    A. 事物的焦慮:因為不熟悉人、環境與挑戰而產生的焦慮
    B. 非理性的焦慮:對威脅缺乏理性評量而產生的情緒回應與恐懼
    C. 固有威脅的焦慮:理性評量威脅後產生的焦慮
2. 保持彈性:實驗、差異化、適應可調整的結構
3. 承擔合理風險:市場風險、資金風險、個人風險、技術風險
4. 為錯誤做準備
5. 主動尋找真相
6. 快速回應變化
7. 焦點放在決定,而非結果:不要因為結果不好,而否定了決定

作為一位創業者,作者提出創業時如何可以將風險降到最低
成功的團隊總是不斷的尋找出錯的徵兆,失敗的團隊總是假裝自己是對的 ,新創事業如果要做到保持彈性,必須做到以下四點
1. 彈性的團隊:每個人可以做到3-4項工作,並非單一一項工作,才能保持彈性
2. 彈性的計畫:計畫必須具備彈性,且要能兼顧幾項不同的結果,就像是UBER說:如果不成功,頂多就是變成在洛杉磯接送富人的車隊
3. 替代的營收來源:如果主要的產品沒辦法順利獲得營收,或是延後上市,那該怎麼半
4. 策略性的儲備資金:保留部份的資金及資源


讀後感想:
在未閱讀本書之前,一直以為是跟投資相關的書,但讀完之後發現整本書主要講的是風險,承擔可承受的風險,如何將風險降到最低,不僅是用在投資上,更適合用於人生的決策上,永遠要有B計畫,還沒進場就要先想好怎麼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