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6日 星期四

[電影] 型男飛行日誌 Up in the air


型男飛行日誌 Up in the air


Ryan Bingham 是一位替各大公司資遣員工的特派人員,因此他不斷的飛往各個地方,他也非常享受搭飛機的過程以及在飛行中累積的里程數也成為他的嗜好,長年在外的他認為他沒有家,或是說到處都是家,這樣的生活讓他不用負責,對他來說,航空站的客服員是他最親近的家人,他的妹妹及姐姐對他來說都是相對的陌生,接下來要介紹的這兩個女人串起了整部電影的節奏。


自信熟女 Alex
Alex 也是飛往美國各地的女強人,在酒吧遇見了Ryan,同是飛遍各地的兩個人,讓他們話題不斷,進而發生了一夜情,在飛往各地的途中,他們都認為自己是彼此的好夥伴,同時也是一名過客。


Natalie
一名剛出社會的新鮮人,想要幫助公司透過網路視訊來資遣員工,完全沒有經驗的他跟Ryan踏上了一段學習的旅程

Natalie非常的積極想要幫公司做出成績,他想出了視訊資遣員工的方法,跟著Ryan開始學習如何資遣員工,而使公司不被投訴,想要幫公司建立標準作業流程,她與Ryan有著許多方面的衝突,這些衝突也造就了他們在生活上有了新的想法,包含了愛情、工作、人生態度。




Natalie認為飛機就只是從AB的一個工具,而Ryan則把它當成一個目標、一個里程碑。Natalie認為她應該要有一個很棒的家庭,23歲就應該有一個理想中的對象結婚,Ryan不想負責、不想承擔責任,所以她也不想有另一半,對自己的家人(姊姊、妹妹)也不聞不問。

這邊就可以看出兩個人對於人生觀有很大的不同,也讓他們有了許多的衝突,這樣的衝突讓他們對人生都有新的想法



Ryan的妹妹再過不久就要結婚了,她的妹妹拜託她拿著他們的人形立牌,請不斷的在飛往各個地方的Ryan拍照,就像他們到過了那個地方,Ryan也很無奈幫忙他們完成這件事,於是她也請Natalie幫忙她拍照。

在他們飛往各地工作的過程中,Natalie的男友跟她分手了,當Ryan在安慰Natalie的時候,Alex剛好也出現幫忙安慰她,Natalie發現他們倆個的關係,Natalie質疑Ryan為什麼不願去承擔責任,「當有一個人願意披荊斬棘的來到你的面前,你就只用了隨興兩個字帶過」,對Ryan來說,這樣的關係再好不過了,也讓他去思考了這些問題。



要去參加妹妹的婚禮,她決定邀請Alex一起去參加,他的理由是,「我想要有個舞伴,有人相隨,如果你不借一的話,而那個人就是你

在他們參加婚禮的過程中,發生了一件事,他的妹婿卻婚了,而他的姊姊希望Ryan可以幫忙勸他,Ryan是一個不願負責的人,他或許是最不適合談論這件事的人,但他成功的勸說了他的妹婿,他問他:「你人生美好的回憶中,是誰出現在這段回憶中,是你的家人,是你的另一半,當你要開飛機踏上旅程的時候,你應該要有一個副駕駛與你同行,這段旅程才會有意義」。

過了不久後,他也開始去思索這段話,如果有一個人可以讓你奮不顧身的衝向他,這不也是一件很棒的事嗎?於是他馬上飛到了Alex的所在城市去找他,他才發現原來Alex是有家庭的人,Alex的想法是彼此都只是過客。



你的人生有多重?  What's in your packback?
Ryan第一次的演講中,他告訴大家把你所有的東西放進包包,然後全部燒掉,it's fine,你會得到一個很輕鬆的人生,也就是說你的人生就只有你自己,不需要去承擔任何責任。

在第二次的演講中,他告訴大家,把你的家人、朋友,全部放進背包裏面,這時候你感覺到背包非常的沉重,但這些你都可以不要,人不是一定要成雙作對的天鵝,而是獨來獨往的鯊魚

最後一次的演講,Ryan卻奮不顧身的奔向某一個人,放棄了他引以為傲的所有。


他們付了多少錢,讓你放棄夢想?
這是Ryan對於一個要被資遣的員工所說的話,或許這只是一個安慰人的好說法,但反過來想,他說的沒錯,我們呢???  你的夢想被花了多少錢買走了,去上班工作的機會成本就是你是你想做的事情,也可以能就你的夢想,該去思考自己想要的到底是甚麼?



結局的最後,Ryan若有所思的思考下一個目的地在哪?很有趣的畫面,不是嗎?對Ryan來說,旅途中是不需要思考的,他可以還無疑問的不斷的往前走,但經歷過這些事情,他開始思考下一步。


2015年7月15日 星期三

[閱讀] 關鍵18分鐘-最成功的人如何管理每一天

第一部 暫停腳步 站高一點看自己

第一章 放慢速度才能平穩轉向
減低向前的動能
想從限制自己的因素中脫困,像是既有的信仰、習慣、感情與忙碌,第一步就是減低向前的動能
慢下來 在一場爭論之中 自己不一定是對的  請慢下來 先聽聽對方的意見

第二章 給自己五秒鐘思考
暫停,能讓你的下一步更聰明
很多時候 當我們做了某個決定的時候,東西送出的五秒後就開始後悔,請給自己多五秒鐘的思考

第三章人生是場馬拉松
停下腳步,是為了加快速度 
不管是一年、一個月、一天,都應該給自己喘息的空間,停下來思考,去做調整,可能是大變化,也有可能是小調整,讓自己的可以積極正向的心態向前邁進

第四章 春天反而容易凍傷
看聽世界的樣貌,而不是自己期待的樣子
世界會改變,我們也必須改變,想充分發展潛力,就必須打破心理,別讓他限制你,你必須看見世界的真實樣貌,以及你自己真正的模樣
我們都比較喜歡對的感覺,而不是犯錯,越是勇敢挑戰自己,最後的結果越可能正確,如果你真的錯了,就表示新的種種可能已經在你的眼前展開,那也許是你過去不曾注意到的
犯錯不是成功的第一步,更正錯誤才是

第五章 人有無限可能
擴展你對自己的看法
只透過工作來建立自己的身分,會局限你對自我的看法,當工作受到威脅,會比較容易沮喪,失去自我價值與存在的目的,
所以一個人要有很多腳色,一個好爸爸 一個好朋友 一個好情人,當你失去了其中一個腳色時,自己才不會迷失,生命不只限於局部的你,而是由全部的你構成的,不要負面 要全面

第七章 你不必喜歡他
專注在結果
因為發生的事情去產生反應,讓結果發生,你永遠無法預期你的結果   事件-->反應-->結果
先去考慮你想要的結果是什麼,再去做反應,能得到你想要的結果      事件-->結果-->反應 

知道自己想要的結果是什麼,就能專注在重要的事情上,並避開那些常讓你暈頭轉向的行動旋風

第二部 關於這一年 找到聚焦重點

第十一章 獨一無二的熱椅子
強調獨特之處
如果你看起來何其他人一樣,你的事業和其他人做的事相同,那麼你只是在增加競爭者而已

第十二章 找出讓你著迷的事情
追求熱情的所在
你平常休閒的時候都在做什麼? 這就是你的熱情所在,找出讓你著迷的事情,就能找到你天生的原動力,這是你走到天涯海角都會做的事
當你選擇年度重點的時候,可以多去想想你想怎麼做,而不是應該怎麼做

第十三章 堅持
任何事都可以達成,只要具備三個條件
1. 你想要達成
2. 你相信你可以達成
3. 你享受嘗試達成的過程
在過程中會不斷的被拒絕,但當你成功之後會有無比的成就感

 第十七章
要記得失敗是不可避免的事,卻也很有用,充滿教育性。只要別放棄,長時間專注,最後一定會有回報。

第十八章
當未來變的不確定,該怎麼辦?
去找出成就、歸屬、權力這三樣東西去做為你的動力

第十九章
如果一個人相信才能是與生俱來的,就會很快放棄
因為他覺得每個障礙都在告訴他,自己有所限制,沒辦法做什麼,也不會做什麼
但如果這個人相信堅持跟努力可以強化才能,就會努力迎接挑戰,把逆境是為改善的良機

第二十章 創造年度重點
對於要做甚麼,必須要有什麼策略,對於不該最什麼,也要痛心取捨
在一年中,訂定出五個年度重點

第三部 關於這一天 完成正確的事情

第二十一章 創造年度重點
在對的時間作對的事,事情準備很重要
先把一天計畫好,才能成功運用每一天,朝著既定目標前進

第二十二章 一隻一隻來,選定要做的事
有條理地把工作列成清單,著重於本年度想完成的目標,就可以減少令人失望的窒息,動彈不得的狀況

第二十三章 你下錯樓層了,排除不要做的事
放手清單,什麼要做,什麼不要做,跟選擇要專注的焦點一樣重要

第二十四章 明天什麼時候,善用行事曆
想真的把事情完成,就必須先決定好,要在什麼時間與地點進行這件事

第二十五章 三日原則,活絡你的工作清單
不要讓一件是在你的工作清單超過三天,只會越拖越久
有些事其實幾分鐘就解決了

第二十七章   每天都要留一些時間跟自己相處
一天的反思,在每天結束的時候,都要去想想今天學到了什麼,今天該跟誰聯繫關係
想讓今天比明天更好,關鍵就在這幾分鐘

第二十八章 十八分鐘管理好一天
開始做事情五分鐘 幫自己一天進行規劃
每個小時檢視自己做了什麼
下班前五分鐘花個時間想想 誠實檢討並反省自己

第四部 關於這一刻 控制分心

第二十九章 創造適合的環境
創造一個環境,自然而然地吸引自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第三十五章 吃掉時間的協力合作
適時說好,適時說不好
在別人向你求助時,請先問自己三個問題
我是對的人嗎? 這是對的時間嗎? 我是否有足夠的資訊?
請抗拒常常說好的運動

第三十七章 事不過三 
學會何時該指出問題
事不過三 是很好的經驗法則,別等事情太久才提出討論
人們只有在知道界線存在時,才有可能尊重你的規矩

第三十八章 我們還沒遲到?
給自己足夠的緩衝時間
在下一個工作開始之前,給自己一些時間準備
或許可以讓下一個工作更有效率地完成
讓你自己或是別人都更具有效率

第四十章
管理休假時的焦慮 
有些事實時時刻刻都會鑽進來打擾你
若在假期中,或不想被打擾的時候可安排一段特定時間來處理這些事
平常也可以這樣  一天之中某個時間收發email處理雜務,其他時間用來處理自己的事情

第四十二章
你會邊工作邊抽大麻嗎?
多工並不存在,我們只是在工作之間轉換,這麼做既沒效率,生產力也不彰
有時候甚至很危險,請抗拒這種誘惑

第四十三章
克服完美主義 幸福的秘訣
執行小任務會讓你更能成功,因而建立自信。
如果你的每個目標都能在一天或是更短的時間內達成,你會擁有無數成功的機會
這個世界並不獎勵完美 而是獎勵生產

[閱讀]創新是一種態度

想解決問題,先突破框架
想解決問題,一定要先搞懂問題,還有 這真的是真正的問題嗎?
把思考的層級往上拉 拉到頂點,你一定要吃魚嗎?


從總統身上可以看到
總統把網路當作一個媒體,是事實上呢? 網路到底是什麼,看你如何自己去定義網路,如何去使用網路
你當網路是什麼,他就是什麼

沒有框架的員工,遇到不設限的公司
守規局,這是從小到大我們被告知的事情, 但有些東西,為什麼一定要照規格去走
如果有更好的,那為什麼不去嘗試, 先去解決問題,證明利大於弊

習慣: 讓人無法創新的罪惡淵藪
猴子的故事,當有人說,以前都是這樣,你就可以問他說 你是第幾號猴子
另一個故事
烤肉師傅總是會把肉的前兩端切到,但他從來不知道原因,最後知道原因竟然是因為烤箱太小了 

隱含假設:控制你思考的寄生蟲
很多事,在我們還沒有開始前,就已經對他有想像,有假設,因此你怎樣都想不通為什麼,因為被你的自身的假設綁住了

標準語制度:限制與僵化改變
要有本事,才可以跟對方談條件,不要被規定打敗

上下文,環境關係與現實限制
要能的看的到事情的全貌,才能真正的去解決事情
不要把環境限制當作限制,要去想想怎麼去改變這限制

你創的是哪一種新?
創新,有很多種方式,從你的工具,從你的方法,從你的材料,從你的分析儀器,這些都是創新

漸進式創新
不需要去當第一次創新者,但你可以當第二個、第三個不斷的加以修正
whatsapp是第一個通訊軟體,但line卻變成最大使用者,why? 因為多了貼圖,做了這樣的修正

破壞式創新
把本來的市場完全的打破,找出另一個足以取代的東西
向是apple itune 你不用買一張專輯,你可以只買一首歌
向是數位相機,你不需要再把底片洗出來做使用

集結眾人智慧的創新
像google 翻譯,就是透過集結眾人的智慧,一個人的智慧有限,用大家的智慧就可以解決很多事

沒有大創新,也是可以賺錢的
冷門也有大藍海,有需求就會有供給,當你可以滿足這需求, 你就有本事賺錢了

先把高手雇進來
當你看到人才的時候,先把他聘進來,不要給你的員工full time的工作  這樣他們才有時間去做別的事情
要讓他們投入, 一個人,當他把工作當工作的時候,那就只是工作  可是如果那是他的興趣  那對他來說就是一種娛樂

人才是企業資產,不是口號
不用管誰弄錯的,只管誰可以修好他
再來檢討是不是制度上造成這樣的事情

機會成本,就是公司最大的資本
凡事都要考慮機會成本,那才是你真正賺的錢

教育改革,不需要白老鼠
要去想想,什麼樣的教育制度,不需要在這個框架裡面做事

競爭,不是只有創新就好了
要能會你的創新找到出路,不然即使你的東西再好,都是沒有用的 

別讓直覺誤導你
看到數據,要去思考這數據的真實性

創新到成功,這漫長的路
成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容易,須要有很長的耐心去實現他
速度快、起步早、人脈、供應鏈、資料、使用者、技術

突破溝通的框架
要去思考如何讓人真正了解你的東西,如何可以真正把你的東西推出去呢?

這就叫做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