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8日 星期日

[閱讀] 我在印度,看見天堂也看見地獄

我在印度,看見天堂也看見地獄

作者:Bob Miglani              出版社:日月文化出版



生活混亂的程度永遠超過我們所能控制的,而我們所能控制的,往往比想像中的少,但有一點是我們可以100%去控制的,那就是我們自己。

接受不完美

生活中有太多的不完美,不管是任何事或是自己,都是不完美的,作者再搭計程車的過程中,因為在路上有兩隻牛把路擋住,司機就在單行道上倒車,差點撞上旁邊經過的摩托車,作者從計程車司機上學到了一個道理,我們不能控制路上的遭遇,只能控制自己的前進,我唯一能做的,是最好準備。

飛機停飛,身上沒有任何一毛錢,又必須在時間內抵達另一個目的地,你又會怎麼做呢? 應該放下你出錯的計畫,去試試看其他的可能,事情總是可以解決的,在作者的媽媽不管嘗試後,航空公司願意把錢退給他們,幫他們查到前往目的地的火車,最後還是抵達了,完成一件事有很多種方法,有些簡單,有些困難,但我們總是可以完成。


不多慮,活在當下

擔心是指你將想像力用在沒有必要的地方,擔心未來做發生的事情,對於我們的生活並沒有任何幫助,只有專注在當下,去體會生命中的每一刻,這才是人生的真正意義,否則你的人生永遠是白活

閃婚,一個小時決定自己的人生伴侶,只是覺得他是個好人,這是一件讓人難以接受的事情,在這位印度女生的想法中,在任何關係中一定會有妥協,人生就是不停的在微調,不管是我們所學習的事物,跟人之間的關係,我們必須不斷的去做調整。

在印度,很多人他們的物質生活沒有很好,當作者問他的表哥,他需要什麼樣的幫忙的時候,他說:我還需要什麼,我要的就在我的身旁,一家人和樂的生活就是人生的全部了!

在印度的婚禮中,過程中一片混亂,作者完全不能接受,在擔憂的過程中,他錯過了跟自己妻子跳舞的機會,錯過了很多個當下,最後的婚禮還是順利完成。


主動前進,探索未知

在一個很競爭的國家都,有十個跟你賣相同物品的業務員,要如何才能把你的商品賣出呢?該去在意其他業務員怎麼賣自己的商品的嗎? 不 其實不用  你只要專注自己的行動,你就可以在這一片混亂的世界中成功,停止注意他人,我努力要改變的,是自己

完美,永遠不存在,"The world need you now, not when you are ready" 這是巨石強森說過的一句話。在印度等公車,公車永遠不會等你停下來的時候再繼續前進,你必須追著他跑,努力的把自己掛上公車,才能坐上這部擠滿人的公車。很多時候,我們擁有許許多多的想法,但我們必須採取行動,才能通往更多可能。

看見自己的心,你去寺廟問神,神有回答過妳問題嗎? 沒有,神從來都是保持沉默的,但到最後,事情總可以被解決,因為答案就在你心裡! 

--------------------------------------------------------------------------------------------------------------------------
觀後感

生命,總是有許許多多的驚喜,或許是好事,或許是壞事,但總能帶給我們的啟發,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呢? 我認為的答案說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卻是很難,一個是活在當下,另一個是做自己的主人。

一修禪師說過: 生命只從在於每一個當下,如果你無法細細的去品嘗,那生命就沒有意義

做自己的主人: 人生總是會活別人的期待下,無法活出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人生自己負責,由自己來決定,不需要去怨天尤人。還有另一層解釋就是人總是有七情六欲,我們總是會被喜怒哀樂帶著走,這往往會影響我們自身的判斷,影響到我們跟他人的關係。

--------------------------------------------------------------------------------------------------------------------------

這本書教我的幾件事

1. 活在當下,擁抱現在的美好。

2. 接受生活中的不完美,很多事只是在於我們不能接受。

3. 不需要去在乎別人的眼光,停止注意他人,只需要把專注力放在自己身上。

4. 人生總是不斷的在做調整,不管面對事物,或是對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2015年6月27日 星期六

[閱讀] 不理性的力量

不理性的力量

作者:Dan. Ariely  出版社:天下文化

人常常總是想要自己可以更好,可是往往卻受到不理性的影響,當我們在做一件事,如果把這件事做好,我們可以得到「正向的長期效果」,來使我們更好、更快樂,可是我們往往選擇的是負面的立即性效果,譬如人生病了要吃藥,可是在吃藥的時候會有一小時的副作用,會讓你很痛苦,不過長期來說,吃藥對你來說才是真正有益的,可是我們往往為了避開負面的立即性效果,而選擇了不吃藥,造成後面更不好的事情發生,這就是不理性的力量。

給得越多,得的越少
我們常常會認為薪水給得越多,工作效率就越好、成效越佳,但這只會出現在機械性的工作,譬如說工廠的手工工作,做的時間越長,所得到的金錢越多,給的報酬越多,我越認真去做,可是如果其他非機械性的工作可就不是如此了,因為你所得到的越多,得失心越重,月會有一些失常的表現,而這些失常的表現也會因為你所得到的金錢比重很高而加重了你對失常表現的心態。

被放大的沉默成本
人不管想在想法上、物品上,只要你認為那是自己想出來的、自己擁有的,你就會特別地去珍惜,特別覺得他重要,你投入的心力越多,你也會越珍惜,這就是愛情裡面的欲擒故縱的道理,再舉個例子,當你自己做出一件很不好看的手工作品,你往往多花費比較高的價格把它買回去,即便他完全沒有價值,這就好像沉默成本的概念,不要去考慮沉默成本,要考慮到這東西對你到底有沒有價值,而不是你到底花了多少錢去買的。根據統計,70%:30%

雞蛋理論
賣蛋糕粉的廠商如果把做蛋糕的方法縮減到只剩下加水就可以了,你一定會覺得很沒有成就! 可是如果你需要自己加入蛋、糖、水,提高了"你自己"做出來的比例,這時候蛋糕粉的銷售量反而會大量的提升,這就跟客製化服務一樣,當有一樣東西可以客製化到有你自己個人的特色,你一定會對他愛不釋手。

有仇就報
我們都知道報復並不會使我們更好,可是人的報復心是很可怕的,「我寧可什麼都不要,也要跟你同歸於盡」,因為這就是人性! 所以當你惹毛一個人的時候,請誠心道歉,當別人惹毛你的時候,要報復請用力報復(看對象),

妥善應用你的適應力
「入鮑魚之室,久不聞其臭」,人的適應力是很強的,不管對於讓妳快樂的事情或是讓你討厭的事情,因此當你在做一件討厭的事情的時候,請一鼓作氣做完,因為在初期,你會很抗拒進入到這樣的環境,可是人的適應力很強,漸漸的就可以適應,相反的,如果我們在做一件讓你快樂的事情,如果可以,請把這件事情拆開來做,他所能帶你的快樂程度,遠大於一次做完,譬如我可以花一萬塊買一個我喜歡的包包,我可以得到很多的喜悅,可是如果我把這一萬塊拿去溯溪、登山、玩樂,這些事情會帶給我許多的回憶,得到的快樂會遠大於一次性的快樂。

同理心與情緒
我們再看到某個小孩受難的畫面時,總會引起許多的惻隱之心,這時候新聞就會播報出善款湧入的消息,可是我們對於非洲因為飢荒、水荒,死掉了幾萬人,往往比較沒有感覺,這問題比小孩受難的情況嚴重了太多,WHY? 1. 親密度:這位小朋友對我們來說感覺很近,彷彿就在我們面前 2. 鮮明度: 故事被描寫的太寫實了,真實度很夠 3. 杯水車薪: 一個人沒有辦法改變非洲飢荒的狀態,但卻可以對這小妹妹情況大有改善


短暫情緒的長遠影響
要記得你在怎麼樣的情緒下往往會讓你做出很蠢的決定,人在情緒情緒比較正向的時候,所做出的決定往往會比較好,所以當你想要提出一個請求的時候,請在一個人看完喜劇片,千萬不要在他看完悲劇片的時候,這時候往往會被打槍。


我們從不理性學到的事情

1. 稟賦效應:高估自己本來就擁有的東西

2. 損失效應:因為害怕損失而放棄

3. 現狀偏誤: 人往往害怕改變現狀,即使現狀不一定是好的 

4. 不可逆決策分析: 因為擔心有一個不可逆之結果,即便評估之後是好的,都會因為考慮到不可逆性而做出相對來說比較不正確的決定

不管面對什麼是,都要小心驗證!! 這才是學科學應該有的態度! 





--------------------------------------------------------------------------------------------------------------------------
觀後感

讀這本書需要很專心的去讀,裡面透過很多實驗去驗證,一口氣讀完在連心得重點一起讀完的感覺真好,腦內的記憶清新,裡面講的就是人性,人在很多時候總是覺得自己是對的,但往往已經陷入了不理性的情緒裡面了,這樣真的不好嗎?  那也未必,畢竟我們是人,不是機器,能夠擁有不理性,這也是身為人最珍貴的地方。

--------------------------------------------------------------------------------------------------------------------------
這本書教我的五件事

自己擁有的東西,往往會被自己認定具有高價值,即使它一文不值。

善用你的適應力: 人有很強的適應力,困難的事情一次做完,難就只難在一開始,開心的是請多分幾次做,你可以得到比較多的快樂。

有仇就報: 報復確實不會讓我們更好,但這就是人性,所以永遠不要去惹到你的顧客,他們會讓你吃不完兜著走,但相反的,如果你要報仇,請狠一點,這樣別人才不敢一次又一次冒犯你。

短暫情緒的長遠影響: 要記得你在怎麼樣的情緒下往往會讓你做出很蠢的決定,記得不要在這樣的情況下去做決定。

人,真的可以完全理性嗎? 畢竟我們是人,不是機器,能夠擁有不理性,這也是身為人最珍貴的地方。


2015年6月26日 星期五

[閱讀]不要和鯊魚接吻,要跟勇敢一起睡覺




諾艾兒原本在一家報社上班,她在海邊度假的時候突然接到了一通電話,他的部門要解散了,因此她也將被解雇,於是她開始找工作,不經意了看見一份傳單,上面寫著:
「每天做一件讓自己害怕的事。」 艾莉諾.羅斯福
因為這句話,29歲的她決定要在她生日那天給自己一年的時間去做讓自己害怕的事情,

她開始了她一連串的體驗冒險,高空盪鞦韆、,參加水中觀鯊的行程、在不該做愛的地方做愛、駕駛戰鬥機...等

在經過了這一年的挑戰後,他克服了自己的恐懼,幾乎沒有她不敢去做的事情了

-------------------------------------------------------------------------------------------------------------------------
觀後感

這本書不無聊,作者把它做這些事情的過程描述得很有趣,也描述出自己內心的掙扎,從這些事情中告訴讀者





恐懼會癱瘓我們的人生,害怕犯錯讓我們什麼事都不敢做
偉人討論想法,凡人討論事件,心胸狹小的人討論他人
如果你不做某些形式的計畫,你就沒有辦法好好的利用時間
每次你學到新的東西,就必須重新調整整個知識的框架
當大人的好處就是你不需要做讓你不自在的事情







2015年6月22日 星期一

[電影] 最後的馬拉松



故事在講述兩位老夫婦,因無法照顧自己,被自己的獨生女說服到安養院去,在這過程中老先生保羅,覺得安養院實在太無聊,想起了自己曾經是奧運的馬拉松冠軍,七十歲的他不想就這樣在安養院老死,開始萌生了再跑一次馬拉松的想法,也說服了老太太在當一次他的訓練員,就在他不停跑的過程中,帶給了安養院的老人許多的希望,同時也造成了某些老人以及安養院員工的反感,與安養院的治療師起了許多衝突,離開了安養院,在離開的那天,他上了電視台跟所有人說了他想再一次回到賽道上跟大家一起跑步,在柏林馬拉松賽事開始前,老太太因為腦癌過世了,保羅因為這樣一蹶不起,最後是受到了安養院員工以及老人家的鼓勵,再次參加了馬拉松,堅持到最後一刻終於跑完了。

--------------------------------------------------------------------------------------------------------------------------
觀後感

在觀看電影的過程中,有一段讓我流淚了,老先生說:『人生就像跑馬拉松,剛開始起步很容易,在過程中你會遇到許多阻礙,你會生病、迷惘、害怕,但不要停下來,你就能堅持到最後,就可以看見終點』。

一個人的夢想就真的只是夢想,一群人的夢想就真的可以完成夢想,如果沒有其他人的鼓勵、幫忙,保羅也無法完成馬拉松,當你有能力去幫忙別人完成夢想的時候,盡可能的去幫忙別人,當你沒有夢想的時候,請找到可以給你夢想的人。

今天剛好看完了Randy.Pausch教授的最後的演講-如何完成兒時夢想,教授提醒在完成夢想的過程中你會遇到一道牆,這道牆是為了阻止那些熱情不夠的人,當你可以堅持的時候你一定可以完成自己的夢想,好好把握每一個當下,你一定可以完成夢想,人生最重要的是無悔過人生。

當自己失去方向的時候,總是會想到,莫忘初衷,來提醒自己,想想當初自己想要這樣做的原因到底是什麼,這時候你就不會感到疲累,對生活再次充滿鬥志。

2015年6月20日 星期六

[閱讀] 卓爾,謝謝你毀了我的人生。


布雷克,原本在大學畢業時想跟好朋友艾德去非洲改善當地的生活,但爸爸告訴他,叔叔將爭權奪位,而他接下產業管理人是最好維護家裡產業的方法,於是他接下了爸爸給他的任務,娶了自己的女朋友,每天傍晚去酒吧,回家後跟老婆抱怨這一天有多少惱人的事情,直到有一天遇見了卓爾,徹底毀了他的人生

卓爾是一個150公分高的海地人,布雷克第一次遇到他的時候是兩個年輕小伙子要找卓爾麻煩,卓爾很輕鬆的就把他們打發走了,這也引起布雷克的好奇心,卓爾只是說:不了,謝謝你們,我不想要你們負面的氣息,這是布雷克第一次與卓爾的碰面

第二見面是在傑克之屋,卓爾教導了布雷克改善了他跟他老婆之間的關係,找回熱情,卻沒想到接下來的六個月,竟會改變了他改變了他的一生

卓爾總是會在布雷克有需要的時候適時的出現,再透過與思想上的衝突讓布雷克進而去思考

卓爾打破了布雷克原本看似沒問題的人生,酗酒、在生活中找不到快樂、跟家人之間只有每天看似不需要的例行公事,吃早餐、出門上班、到傑克之屋去逃避一天的生活、回家跟妻子抱怨,生活不再有任何的熱情,當你把一整天想過,卻想不到有好的事情發生,這說明你是怎樣的人,而非那是怎樣的一天

卓爾進到布雷克的辦公室參觀,發現布雷克的辦公室掛滿了過去的照片,這說明了布雷克對於過去的懷念、不在對未來抱持著希望,卓爾寫下一個大T,左邊寫著讓布雷克不快樂的原因,右邊寫著快樂的原因,結果發現,即便我們把不快樂的原因拿掉後,我們還是沒有辦法快樂

想起多年前的好友艾德,千方百計的聯絡的家人,才發現艾德在六個月前過世了,這30年來,艾德跟他太太一直在非洲從事從事慈善事業,他們所維持的孤兒院也快要稱不下去了 ,這時候布雷克想到公司一直有個年輕人想要推動夢想農場的計畫,這時候他想以自己名義將農場買下讓孤兒院的孤兒有個安身之處,布雷克暫時挪用了公司的財產買下了農場,本以為已經天衣無縫了,卻沒想到事情曝光了,這件事使他失去公司代理人的職位,也發現他被她過世的父親還有太太欺騙了三十年,讓他無法前往非洲,在最後他選擇了原諒了他太太,也選擇了另一段人生。

這一切的改變,都源自於卓爾,卓爾毀了他原來看似沒問題的人生,卻也給了他另一段的人生。

----------------------------------------
觀後感

讀完一本書,要跟這本書發生關係,跟你本身去做連結,讀了這本書才會有意義

這本書對我來說最大的影響,是讓我徹底的想戒了酒,本以為我這輩子不可能戒酒了,我總是跟人家說,我喜歡喝茫的感覺,後來我想想為什麼我要花兩個小時喝酒,享受一個小時微醺的感覺,最後隔天還要再花幾個小時醒酒,那我不如花那幾個小時去運動、找朋友聊天、睡覺,我相信這些事情都可以幫助我得到更多的快樂

這本書讓我學到的三件事

1. 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寧可在你喜歡的事情上失敗,也不要在討厭的事情上成功我自己一直去寫書評、去寫作、去記錄自己的想法、強化自己的思緒,我想我今天跨出了|第一步,或許寫得很爛很糟糕,但這是個開始!

2. 所有能量都會吸引相似的能量,你付出的愛越多,你得到的愛也就越多,你也就越快樂,人的情感是會互相感染的,你是怎樣的人,就會吸引到怎樣的人,吸引力法則!

3. 嗑藥、酒精並不會減少我們的負面情緒,只是麻痺了我們對於負面情緒的感覺,但負面情緒其實完全沒有減少,這些負面問題來自於我們所面臨的事物、問題,對於這些問題應該要面對它,但別沉溺於其中,用心的去處理每一件事,但不要把事情掛在自己的心上。